从硅谷到世界,What's Next?
重新定义「硅谷早知道」
前天我们的 Trailer 发布后,ARTsOUT 评论说,「之前听第四季 57 期说硅谷已经不是全球创新中心就感觉可能要改名了」。没错,其实在那段时间,我们也向大家发出了取名征集令,很多朋友都给我们发来了新名字的建议,在此再次感谢大家。
其实重新为一档连更了四季度的节目取名并不容易。一方面,「硅谷早知道」在商业科技领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视角,但同时,前缀「硅谷」也渐渐成了某种束缚和限制。原因很简单,硅谷之外的创新与突破,同样在刷新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。
当然,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跟「硅谷早知道」告别。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「What's Next |科技早知道」,依然和「硅谷早知道」存在着种种联系:「科技」延续了硅谷的精神,而 What's Next 的疑问,正是科技和新新事物所要叩问的未来。
What's Next! 科技早知道
是的,我们想要呈现的,是更大更广的世界。
半个世纪前,半导体和电脑工业的兴起,让一片果树林摇身变为硅谷,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科创中心。Technology 和 Innovation 已是硅谷抹不掉的文化基因,硅谷仍然是一些最炙手可热的公司的所在地。这些都是「What's Next|科技早知道」将持续报道的内容。
而除了聚焦科技,我们也将关注科技与商业格局的新变化。在「What's Next|科技早知道」,你将看到更多模块的专栏,更多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。我们追求深度硬核,可能也会时不时地追个热点。我们很期待,希望你也会喜欢!
我们将如何创作这档节目💡
来听听我们的创作团队怎么说!
主播 丁教 Diane:
我在硅谷居住了 12 年,对硅谷有非常深的感情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硅谷之外,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和突破,精彩万分的故事和非常专业的嘉宾。
在上一季节目中,我们最受欢迎的两期节目「疫苗现重大进展,美一线专家如何解读」和「科学和技术能让家庭教育和过去不同吗」,两位嘉宾 卢山教授 和 Jill Li 分别来自波士顿和波特兰市。
而且我们也越来越试图避免用单一眼光去解读事件。比如在操作 GameStop 事件的报道时,我们就用了两期内容、多位嘉宾来展现不同群体的视角和背后的复杂逻辑。
后期制作 Luke:
重新为这档节目制作音效之前,我首先和 Diane 沟通了她对 intro 的设想,得到了风驰电掣、敏锐、未来感等关键词。
根据文字介绍,解析出声音应该传递的感觉。加上 Diane 的反馈,我能想到的元素就出来了,蒸汽寓意着科技的变化;飞船代表革新与未来;电磁代表前沿资讯。
再加上节奏紧密带一点科技元素的 BGM。再对人声部分进行调整和润色,用混响传递科技感。这档节目的 intro 就制作出来了。
除此之外,Luke 一直在关注国外制作精良的播客内容。以 Hidden Brain 为例,在 Luke 看来,这档节目并不花哨,但稳定的出品,声音、前奏、配乐的质量几乎成为了播客制作的标杆。相比于目前播客世界大量单一的表现形式,他想对标更高的制作标准,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,应用到「What's Next|科技早知道」这档节目中。
封面设计 Mori:
我是从年初四开始画草图的,涂涂改改了很多次,才选出了初稿的三版图,希望能在开工第一天就能给到团队来讨论。之后的一周里包括周末,基本上每天都改稿到很晚。交三稿的那天晚上甚至失眠,因为我做了一版我自己很喜欢,但是有些冒险的设计,我担心大家会不喜欢。
结果意外的是,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尤其在我听到 Luke 做的 intro 之后,更加坚定,我就是要做这样的设计,这就是符合大家预想的新视觉。
更多值得期待的嘉宾和话题
「What's Next|科技早知道」不仅将继承硅谷早知道一直以来的优势,还将联合更多行业专家,将全球创新第一时间带到你的面前。
我们会 增设主题专栏,例如 SaaS 专栏、人工智能专栏等等,深度解读你所关心的创新与变革。
先小小地透露一下,之前节目中特别受欢迎的硅谷连续创业者和投资人 Howie Xu,将作为客座主播,参与主持 SaaS 专栏的讨论。另外,大家或许还记得我们在谈论 GameStop 事件时,糊糊 带来了不同类型媒体在报道中的多元观点和解读,未来我们也会有更多类似的尝试。
敬请期待!
现在,轮到你来说点什么了 💬
无论如何,过去的四季,很感恩一直有大家的支持。而现在,我们依然需要你们的支持和帮助。
我们期待你能加入到「What's Next |科技早知道」的创造中来。
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你想听到的内容,或者特别期待我们与哪些嘉宾对话,当然,如果有其它建议也请抛给我们。
期待你的反馈! 👏